临床研究

  • 基于Beers标准和中国标准的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分析

    万苗苗;王建春;张峰;张文;朱效娟;

    目的 应用2019版Beers标准和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中国标准)进行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1月—6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科住院的年龄≥65岁患者191例,基于2019版Beers标准和中国标准进行PIM分析,并应用χ~2检验分别比较两个标准下不同指标(年龄、性别、疾病数量、药物数量、肾功能)PIM发生率。结果 根据Beers标准和中国标准,PIM的发生率分别为72.25%(138/191)和60.73%(116/191),PIM首位分别为质子泵抑制剂和氯吡格雷。根据Beers标准和中国标准,使用1~4、5~9、≥10种药物的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中国标准,肾功能正常、异常患者的PIM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是基于2019版Beers标准还是中国标准,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率均高,药物数量增加和肾功能异常者更容易发生PIM。

    2025年04期 v.6;No.3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 血清CRP、IL-6、BNP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刘雅琳;王峰;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B型脑钠肽(BNP)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n=46例)、未感染(n=66例),比较两者的一般病例资料和低蛋白血症、贫血、转氨酶异常、肾功能不全例数及血清CRP、IL-6、BN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P、IL-6、BNP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效能。结果 血清CRP(OR=1.068,95%CI:1.011~1.127,P=0.018)、IL-6(OR=1.153,95%CI:1.032~1.287,P=0.012)、BNP(OR=1.007,95%CI:1.001~1.014,P=0.018)水平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RP、IL-6、BNP和三者联合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0.910、0.647、0.939,敏感性分别为73.90%、82.60%、50.00%、84.80%,特异性分别为92.40%、87.90%、78.80%、93.90%。结论 血清CRP、IL-6、BNP水平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具有预测价值。

    2025年04期 v.6;No.30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 老年人焦虑水平的潜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亚丰;杨珊珊;李佳;王成增;付航;

    目的 探讨老年人焦虑水平的潜在分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数据,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老年人群的焦虑水平进行评估,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焦虑水平的潜在类别,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焦虑水平分类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焦虑水平可划分为Q1(各题项得分均较低,72.95%)、Q2(各题项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17.53%)和Q3(各题项得分均较高,9.52%)3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自评健康状况、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与老年人焦虑水平有关(P均<0.05)。男性、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状况较好者焦虑水平较低(P均<0.05);自评健康状况较差、抑郁水平较高及ADL功能受限者焦虑水平较高(P均<0.05)。此外,初老期焦虑风险略高于高龄老年人,城乡差异在老年焦虑加重过程中存在着放大效应(P均<0.05)。结论 老年人以低焦虑水平为主。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经济状况较差、ADL受限、自评健康状况较差以及存在抑郁倾向的老年人更易发生焦虑,应在筛查和干预中重点关注。

    2025年04期 v.6;No.30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 基于CHARLS 2020的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及共病现状分析

    刘通达;郝志梅;

    目的 了解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及共病现状。方法 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20年数据,纳入27个省份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19 128例,使用Stata、SPSS软件对15种慢性病及共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0.9%,共病患病率为58.2%。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态的中老年人慢性病及共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血压患病率(40.2%)、共病率(34.4%)均最高,共病组合中患病最多的组合为关节炎或风湿病+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2.97%(568/19 128)]。全国范围内各省的慢性病患病率在68.2%(广东省)~87.8%(黑龙江省)之间,慢性病共病率在50.3%(福建省)~72.9%(内蒙古自治区)之间。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和共病率较高,在慢性病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大对高血压、关节炎或风湿病以及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控与管理。

    2025年04期 v.6;No.30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 耳穴压豆联合腹部扭转运动对脑深部电刺激术后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疗效

    刘晓晨;朱珊珊;常筱洁;杨学会;张建新;张建斌;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腹部扭转运动对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术后帕金森病(PD)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3月—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行DBS且出院后居家或社区康复的102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腹部扭转运动治疗。采用结肠传输试验、便秘严重程度评分量表(CSS)、简易8项帕金森病调查表(PDQ-8)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结肠动力功能、便秘症状及疗效、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结肠传输试验积分、CSS评分、PDQ-8评分及血清CPR、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便秘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腹部扭转运动能够增强DBS术后PD患者结肠动力功能,缓解便秘严重程度,改善肠道局部炎症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04期 v.6;No.30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基础研究

  • 重组抗tau抗体的制备及其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

    黄宁;王升平;武彦宏;于清华;郭魏伟;

    目的 制备重组抗tau抗体,探讨其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重组人tau441蛋白作为免疫原,获得分泌抗tau抗体的小鼠淋巴细胞。构建鼠源免疫VH-VL基因库,将测序正确的阳性重组质粒转化至PCDNA3.1(+)。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抗tau抗体后,分别采用ELISA法、凝胶电泳法、蛋白印迹法对其效价、纯度、特异性进行鉴定。以小鼠脑神经瘤N2a细胞为研究对象,将N2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AD组(通过Aβ_(25-35)诱导建立AD细胞模型)、抗tau抗体组(通过Aβ_(25-35)诱导建立AD细胞模型后采用抗tau抗体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结果 成功免疫小鼠并调取抗tau抗体VH、VL基因。通过构建VH-linker-VL载体及亲和层析纯化,获得效价高于1∶256 000、纯度为95.28%的特异性重组抗tau抗体。重组抗tau抗体能够提高Aβ_(25-35)诱导的N2a细胞活力[AD组、抗tau抗体组细胞活力分别为(44.33±2.08)%、(68.00±2.65)%,两组相比P<0.05],并抑制其凋亡。结论 本研究获得抗tau抗体VH、VL序列,制得高效价、高纯度、高特异性重组抗tau抗体,并证实其对Aβ_(25-35)诱导的N2a细胞损伤具有改善作用。

    2025年04期 v.6;No.30 28-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 糖尿病肾病相关衰老关键基因筛选及验证

    於慧清;王心灵;裴永超;马佳晴;李治国;武曦蔼;

    目的 筛选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密切相关的关键衰老基因,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 基于Shambhala算法,对GEO数据库中3个DN相关人肾脏转录组数据集(GSE96804、GSE104948、GSE30122)进行跨平台标准化处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标准为错误发现率(FDR)校正P值≤0.05,且变化倍数≥1.5]。将筛选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与CellAge数据库中收录的衰老基因交集,获得与DN相关的衰老基因。采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功能富集分析(FDR校正P值≤0.05),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筛选关键节点基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其对DN患者的区分能力,并在独立外部数据集GSE30528中验证其表达水平。繁育BTBR ob/w杂合子小鼠,5周龄时依据基因型鉴定结果将小鼠分为BTBR w/w、BTBR ob/ob,监测其空腹血糖、体质量、总胆固醇、肾重、24 h尿白蛋白、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并通过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以评估是否形成典型的DN病理表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验证关键衰老基因在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共识别出918个与DN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90个与衰老过程相关。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对缺氧反应”“细胞对TGF-β应答”等生物过程。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合GSE30528验证结果表明,CDKN1B和MET可能是DN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衰老相关基因。与BTBR w/w小鼠相比,BTBR ob/ob小鼠的血糖、体质量、总胆固醇、肾重、24 h尿白蛋白水平升高;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BTBR ob/ob小鼠肾小球系膜区明显扩张,硬化指数升高,出现典型DN病理改变。qPCR结果显示,CDKN1B在BTBR ob/ob小鼠(1.10±0.57)肾组织中的表达低于BTBR w/w小鼠(5.67±0.76),两者相比P<0.05;而两者ME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KN1B可能是衰老过程参与DN发病的核心基因之一,进一步研究有望为DN的发病机制阐释及防治策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靶点。

    2025年04期 v.6;No.30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类风湿关节炎与2型糖尿病发病因果关系探讨

    史宜达;陈晓盟;李瑾;

    目的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工具变量,类风湿关节炎为暴露因素,2型糖尿病为结局因素,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主要分析方法为逆方差加权法(IVW),计算F值检验工具变量的稳定性,采用Cochran's Q统计量检验工具变量间的异质性。并以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WME)、基于众数的简单估计法和基于众数的加权估计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30个SNP作为工具变量。IVW法结果表明,类风湿关节炎和2型糖尿病发病之间有正向因果关系(OR=1.05,95%CI:1.01~1.08,P=0.006);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类风湿关节炎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存在异质性(P>0.05);水平多效性检验结果表明,类风湿关节炎和2型糖尿病发病不存在水平多效性的影响(P>0.05);MR分析结果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不存在显著的发表偏倚。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与2型糖尿病发病之间存在正向的因果关系。

    2025年04期 v.6;No.30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 异甘草素对NK/T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侵袭及免疫杀伤敏感性的影响

    李晓燕;宋彩露;吴松;唐海林;黄国贤;

    目的 探讨异甘草素对NK/T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侵袭功能及免疫杀伤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浓度(0、2.5、5、12μmol/L)异甘草素在多时间点(0、12、24、48 h)干预后,检测NK/T细胞淋巴瘤细胞SNK-1和SNT-8的细胞活力。并在不同浓度的异甘草素干预后,采用克隆形成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观察SNK-1和SNT-8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特征改变情况。提取分离NK细胞后,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异甘草素作用前后SNK-1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异甘草素作用前后SNK-1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2及ULBP3)和HLA-Ⅰ类分子的表达改变。结果 异甘草素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分别抑制NK/T细胞淋巴瘤细胞SNK-1和SNT-8的增殖(P均<0.05)。与未处理相比,经异甘草素处理后的SNK-1和SNT-8细胞的克隆形成及侵袭能力降低,而细胞凋亡率增加(P均<0.05)。在10∶1和20∶1的效靶比下,异甘草素均能使SNK-1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强(P均<0.05)。异甘草素作用后,SNK-1细胞表面的MICA/B、ULBP2和ULBP3的表达增加(P均<0.05)。结论 异甘草素可抑制NK/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其凋亡,并增加NK细胞对其免疫杀伤。

    2025年04期 v.6;No.30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医养结合

  • 大健康背景下咸宁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陈阳阳;孔令磷;王鑫源;赵梦遐;廖思颖;王登亚;王雪岩;刘媛媛;胡艺子;胡慕嫣;

    目的 调查咸宁市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状,总结其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及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咸宁市“一区一市四县”的11所市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以机构内工作人员(机构负责人、养老护理员、医护技人员、养老管理人员)和入住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进行调查。结果 入住老年人的整体满意度达到83.33%。咸宁市主要有“医中设养”“养中设医”“医养融合”3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以公办民营和民办性质机构为主,收费标准主要由护理费、床位费、房费和伙食费等决定,服务内容分为医疗和养老两大板块。机构整体环境具有选址布局生态化、环境改造适老化及功能分区模块化3个特征。工作人员从薪资待遇、人员配置、医疗设施、专业培训、养护人才、保险制度方面提出建议,入住老年人从费用补贴、饮食管理、人员数量与质量、家属探视、活动与社会支持方面提出建议。结论 咸宁市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具有形式多样、生态环境优越、公立医院办养老特色鲜明、服务团队年轻化态势良好的优势,但存在尚未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养老护理员及部分医疗设施配置未达规定标准、老年人护理分级标准待规范、专业培训与养护人才短板显著的问题。建议完善保障体系,加强财政支持,规范机构内人员、设施配置及护理分级标准,加强服务人员专业化培训,建立多学科养护团队,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v.6;No.30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 家庭环境改造预防老年人跌倒有效性的Meta分析

    杜华勇;倪敏;李泽辉;王晓昕;杨德刚;高峰;李建军;

    目的 评估家庭环境改造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中有关家庭环境改造预防和减少老年人跌倒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24年8月。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随机对照研究,共6 154例老年人,其中试验组(接受家庭环境改造)2 546例、对照组(未接受任何环境干预)3 6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老年人跌倒率(RR=0.78,95%CI:0.68~0.90,P=0.000 8)、反复性跌倒发生率(RR=0.76,95%CI:0.58~1.00,P=0.05)、跌倒致伤发生率(RR=0.67,95%CI:0.54~0.83,P=0.000 3)较对照组低。结论 家庭环境改造可降低老年人的跌倒率、反复性跌倒和跌倒致伤的发生率。

    2025年04期 v.6;No.30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 老年人平衡功能非药物干预最佳证据总结

    朱瑜可;倪一丹;殷曈曈;王莹;王丽;

    目的 总结国内外老年人平衡功能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 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站中关于老年人平衡功能非药物干预的相关证据,检索文献类型包括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Meta分析、证据总结以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23年12月。由2名研究者负责评价纳入的文献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与证据汇总。结果 共有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括指南2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7篇、Meta分析9篇以及随机对照试验13篇。从老年人平衡功能的运动干预、认知干预、虚拟技术干预、饮食干预、综合干预、健康教育、环境干预、其他形式干预以及干预实施和监测共9个方面,汇总了36条最佳证据。结论 老年人平衡功能非药物干预措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老年人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案,并做好干预过程的质量监控。

    2025年04期 v.6;No.30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 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预康复感知的质性研究

    陈敏;韩珊;周静;郑海鸥;才柠鸽;刘倩;吴海琴;

    目的 了解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对术前预康复的感知,为制定术前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5月—12月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骨科术前接受过预康复的TKA术后的15名老年患者,通过框架分析法和ATLAS. TI软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分析、整理访谈素材,最终归纳老年TKA患者对术前预康复的真实感知与体验。结果 归纳提炼出老年TKA患者对术前预康复的真实感知有4个主题:术前预康复的意向(态度积极、愿意尝试接受、缺乏内在行为动机)、术前预康复的益处(提高手术效果、加速术后康复)、术前预康复的难题(疼痛管理、环境设施条件欠佳、安全问题)、术前预康复的需求(信息咨询服务需求、完善方案需求、建立联系与支持的需求)。结论 老年TKA患者对术前预康复持积极接纳的态度,术前预康复能够有效促进术后的快速康复进程,医护人员应当强化宣传教育力度,构建个性化的术前预康复方案,并健全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提升患者对运动预康复的依从性,以确保术前预康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2025年04期 v.6;No.30 70-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综述

  • 慢性肾脏病肌少症筛查与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韩文静;张静;杨欣茹;张雪凝;孔冬;

    慢性肾脏病患者肌少症发生率高,可导致患者自理能力低下、生活质量下降、并发症风险提高、病死率增加。早期识别患有肌少症或肌少症高风险的患者,对于促进慢性肾脏病肌少症的有效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慢性肾脏病肌少症风险筛查与评估工具,对不同的筛查与评估工具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使用建议,以期为慢性肾脏病肌少症的筛查与评估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6;No.30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 失智症患者照顾者出院准备度研究进展

    杨佳敏;莫蓓蓉;王鑫;步相艳;王乔莎;

    出院准备状态作为影响医疗决策及康复效果的关键因素,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失智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出院准备度概念、研究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失智症患者照顾者出院准备度的评估和干预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6;No.30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 乳腺癌患者自我倡权的研究进展

    赵雅琦;李彬;安文雨;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巨大痛苦,还常引发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自我倡权逐渐成为改善乳腺癌患者治疗体验与预后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探讨乳腺癌患者自我倡权的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以期为医护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6;No.30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正>带您了解老年医学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成立于1976年,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十一体的省内老年医学发展的牵头单位,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老年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承担全省老年医学医疗质量控制和临床研究引领工作,主导着全省老年疾病诊疗规范与标准制定,作为全国首批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省内唯一全国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持续为全省老年医学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

    2025年04期 v.6;No.3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5K]
  • 《老年医学研究》对缩略语的使用要求

    <正>文题原则上不能使用缩略语,文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公认的缩略语在文中可以直接使用。未公认的名词术语,请按照以下规则进行缩写:原词过长且在文内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括号内写出缩略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若为外文缩略语可于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括号内写出缩略语,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以下名词术语可直接使用括号中的缩写语。

    2025年04期 v.6;No.30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 下载本期数据